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 李刚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开启了历史发展的新纪元。15年来,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带领全澳居民团结奋斗,不懈进取,特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居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保持总体和谐稳定,“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澳门这一南海明珠焕发出了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
一、可喜的成就
澳门回归15年来是澳门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从1999年到2013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由502.7亿澳门元(下同),增长至4134.7亿元,增长了7.2倍,年均增长16.2%;财政收入由169.4亿元增至1759.5亿元,增长9.4倍,年均增长18.2%;澳门人均本地生产总值由1.5万美元增至8.7万美元,增长4.8倍,列于亚洲第二、世界第四。
这些亮丽数字的背后,是澳门回归后“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基本法规定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制度有效运行,伟大祖国成为特区发展的坚强后盾,广大澳门同胞管理澳门建设澳门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澳门回归后,澳门同胞成为这块土地上的主人,与全国人民共享伟大祖国的尊严与荣耀。回归后,按照澳门基本法的规定,澳门特区行政长官由特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在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特区的主要官员由行政长官提名,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回归前很少有华人担任的政府官员、司法官等,如今这些岗位大多数已由澳门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根据国家法律规定,澳门居民中还选举产生12名全国人大代表,并有418名澳门社会各阶层各界别代表人士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和内地副省级城市以上的政协委员,参与管理国家事务,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澳门回归后,以“中国澳门”名义在世界13个国际组织享有单独地位,有89个国家在澳门设有领事馆或开展领事业务,有300多项国际公约适用于澳门。澳门成为海峡两岸交流交往的重要平台,“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由澳门承办,澳门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澳门回归以来,特区自身优势得到积极发挥,在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下实现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持续发展。澳门回归后,保持原有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特区保持自由港地位,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保障货物、无形资产和资本的流动自由,实行独立的税收制度,保持财政独立,并可根据整体利益自行制定旅游娱乐业的政策。特区因应经济发展需要,实行博彩业适度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政府财力和社会财富快速增加。特区政府加大对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投入,让全体澳门居民分享发展成果,居民生活不断改善。从2007年起,特区免费义务教育由9年扩大到从幼稚园到高中的15年;政府建立和完善医疗制度、对澳门居民实行免费医疗,完善双层式社保制度,调升敬老金养老金和现金分享计划标准,对弱势群体提供经济援助金、豁免社屋租金、减免职业税,并对中小企业减免税赋。回归后,澳门居民整体健康水平迅速提升,人均寿命达到84.41岁(2011年统计),居世界第二位。
澳门回归以来,澳门基本法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有力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了特区的繁荣稳定。回归以来,中央严格按照基本法办事,认真行使对特区防务、外交事务的管理权和对特区行政长官、主要官员的人事任命权、特区法律的备案权、以及对基本法的解释权等,全力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帮助特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特区自觉履行基本法规定的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上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广泛吸收社会意见、凝聚各界共识的基础上,2009年完成基本法第23条的立法工作,制定了《维护国家安全法》,填补了澳门特区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空白;2012年稳妥处理澳门政制发展问题,增加了行政长官产生办法和立法会产生办法的民主成分,明确了澳门特区政制发展方向。回归以来,澳门特区将维护居民的基本权利、保障居民所享有的言论、新闻、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自由与澳门居民履行基本法所规定的义务结合起来、与特区发展的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倡导爱国爱澳、守望相助、包容和谐、奋发进取的传统美德,旗帜鲜明地反对外部势力干预澳门事务,营造了有利于特区稳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宝贵的经验
澳门回归的15年,是践行“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的15年,是战胜种种困难和挑战、推进特区稳定发展的15年,也是探索符合澳门实际的“一国两制”实践路径、把握“一国两制”实践规律的15年。15年来,澳门在“一国两制”实践中积累了5个方面的宝贵经验:
一是以基本法为全社会的共同行为准则。依据国家宪法制定的澳门基本法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法律化,凝聚了澳门社会各界人士的智慧与共识,宪法与基本法共同构建了特区管理的宪制基础。15年来,特区政府推动基本法进学校、进社区,众多社会机构、爱国爱澳社团通过举办各类研讨会、座谈会、培训班,培养基本法青年推广大使,出版宣传刊物、举办专题图片展、专题游园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推广基本法。当社会上对某些问题有不同看法甚至出现争议时,各方面都能以基本法为依归,求同存异,求得共识。基本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社会各方面自觉地贯彻执行,成为澳门特区稳定发展的最重要基础。
二是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澳门回归之初即面临经济持续下滑、失业率高企的严峻情况,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特区政府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牛鼻子”,坚持“固本培元, 稳健发展”的治澳方略,扎实推动经济复苏。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利益格局发生变化时,特区政府坚持推进发展不动摇,在推动博彩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同时,大力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利用发展成果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在社会环境和诉求表达方式趋于复杂的情况下,政府坚持依法治澳、依法处理各种社会纷争,不允许以违法行为破坏社会秩序、影响澳门的稳定发展。经过15年的实践,广大澳门居民清楚意识到,保持特区的繁荣稳定,必须牢固树立发展观念,紧紧把握发展机遇,倍加珍惜发展环境。
三是坚持行政主导政治体制。澳门回归以来,社会各界维护行政长官的权威,推动形成以爱国者为主体的管治团队,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特区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相互制衡、相互配合且重在配合,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中央对特区的管理权受到尊重,特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得到充分行使。回归以来,特区政府制定并推进落实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立法会制定了210余部法律,司法机关及时审结了约20.7万件案件,特区法制建设和依法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行政主导政治体制有效运作,特区的整体利益和每一位居民的利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
四是不断发展壮大爱国爱澳力量。澳门回归以来,一大批爱国爱澳代表人士进入到国家和特区的政治建制之中,爱国爱澳社团广泛联系各阶层、各界别群众,成为广大市民日常生活的有力帮手、与政府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也成为各阶层各界别政治参与的重要载体。爱国爱澳社团将培养青年作为己任,一大批优秀青年政治人才在社团活动中成长起来。爱国爱澳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并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夯实了“一国两制”实践的社会基础。
五是特区与祖国内地同呼吸共命运齐发展。回归以来,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始终把澳门居民的冷暖挂在心上,全方位支持澳门发展,保证特区所需的水、电、农副产品等物资供应,全力支持特区抗击非典疫情、战胜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等严峻挑战。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批准特区在毗邻的珠海横琴以租用形式占地1.09平方公里,建立澳门大学新校区,使澳门大学的校区面积扩大了20倍,为特区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回归以来,澳门特区积极投身内地经济建设,大力开展与内地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的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把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带到内地。广大澳门同胞热心参与祖国内地抗灾、助学等公益活动,支持祖国航天事业、支持北京举办奥运会。每当内地发生地震、水灾等严重自然灾害,众多澳门居民都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捐钱捐物,为内地同胞献上一份爱心。两地同胞血浓于水的手足之情,成为特区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强大推动力。
三、澳门的明天更美好
今天,澳门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正大步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将澳门建设成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是澳门新的发展定位。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先生提出的“宜居、发展、关爱、善治”思路,进一步勾画了澳门特区的发展图景。广大居民对澳门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对“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充满信心。
当然,前行的道路不会平平坦坦,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特区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会为澳门的发展带来种种困难和挑战。因此,必须保持清醒头脑,保持忧患意识,不骄傲、不自满,同心合力,不断进取。
要坚持“一国两制”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持“一国两制”实践的根本宗旨。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特区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特区的长期繁荣稳定。要努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促进和谐,尤其要坚持从澳门实际出发,抓住国家发展所创造的机遇,在国家发展总体战略中、在区域合作中实现澳门经济的适度多元发展,让全体居民共享发展成果。要不断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制度机制,推进中央行使对特区管治权和特区行使高度自治权的规范化、法制化,加大特区法制建设力度,改革完善公共行政制度、咨询制度、社团制度、选举制度等,充分发挥制度功效。要推进爱国爱澳力量与时俱进,积极为青年一代搭建锻炼成长的平台,凝聚特区政府和全体居民的智慧和力量,共同管理好、建设好澳门,共创澳门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