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电子邮箱

新人事,新思维,新作风,新气象

  转载自1月8日《新华澳报》 第四任行政行政长官崔世安和第四届特区政府,在国家主席习近平监誓或见证宣誓下,已经就职半个多月。虽然期间有圣诞节和元旦、冬至等多日假期,但也已开始启动其五年任期的工作。我们从相关报导中可以见到,各位司长或是走访中华总商会、工联、街坊总会等重要社团,或是到本身所统辖的下属机构考察并与其“兵马”研讨工作,又或是与新闻界座谈以征求意见。总之,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五年任期看首年,首年工作看开头。各位司长工作的“起手式”如何,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未来五年任期的政绩。当然,现在还是在任期初始,除了是熟悉新的岗位及工作范畴之外,更需为今年三月特区政府的施政报告及各政务范畴的施政方针作准备,因而工作量极大,而且因为是新人上任,难免经验不足,倘出现某些“工作不到位”的情况,还是可以理解的。但不管如何,既然是行政长官崔世安和中央政府共同挑选了他们,并希望他们能够体现“新人事,新气象”,就应当不辜负中央政府和其直接老板崔世安,以及全体“澳人”的期待和重托,以“新思维,新作风”来开展及执行政务,而应比自己过去的工作更为进取,更接地气。

  如何体现中央政府所要求的“新人事,新气象”?新一届特区政府的主要官员和检察长,尽管是“新人事”,但除了个别人之外,大多已经在相关政务领域工作了十多年,对新岗位都已有一定的认识,甚至是对现所肩负的施政领域任务较为熟悉。即使是已经离开澳门十五年的运输工务司司长罗立文,回归前也曾长期在运输工务政务领域内出任过主管职务;而经济财政司司长梁维特,也长期从事澳门经济的研究工作。因此,都应能“驾轻就熟”,很快就能走上正轨,并与行政长官崔世安及其同事“磨合”成功。

  但“新人事”是相对而言,在职务尤其是“位阶”上,对这些主要官员来说当然是“新”,然而在上述的对相关政务领域的了解程度,尤其是原来就已在相关政务范畴中工作的角度看,却又不能说是“新”了。也就是说,这有利又有弊。“利”是能够很快适应新岗位,使得其所主管的政务领域可以“无缝接轨”,运转正常;“弊”是很容易“习惯成自然”,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其前任的臼穴,“穿新鞋,走老路”,难以达成中央政府所要求的“新人事,新气象”。因此,必须跳出过去的思维定势及行事习惯,以“新思维,新作风”来“达阵”。

  可幸的是,既然崔世安和中央政府都“看中”了他们,就是已经经过长期观察,认知他们既能承接其前任的优良作风的部分,又有新的思维方式,掌握当代行政操作工具,也密切关注当今社会潮流,尤其是能够准确掌握“一国”与“两制”的关系,中央与特区的关系的真谛,以中央对港澳政策为“经”,澳门特区实际治理工作为“纬”,在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同时,确保澳门特区长期繁荣稳定的利益。因而相信,他们将不负重托,很快就交出亮丽的施政成绩单,从而真正呈现“新人事,新气象”。

  “新思维,新作风”,也应该包括更好地借助媒体的力量,协助好自己的施政。行政法务司司长陈海帆已于昨日分别与中、葡、英文媒体座谈,而据知保安司司长黄少泽也将会与媒体餐聚,就是“先行一步”。

  媒体既负有监督政府施政的任务,又承担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的责任,两者不可偏废,应当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对政府施政的失误提出批评,提出建议的同时,也应为政府的正确决策保驾护航,并对违背基本法和中央决策的行为作坚决斗争。总之,是“补台”而不是“拆台”,是帮忙而不是添乱。

  回过头来,政府也应该善待媒体,协助媒体正确执行职能。这除了是继续帮助媒体提高竞争力之外,应对媒体的工作,包括前线采访和后方评论,给予提供方便,主动接触,只要不涉机密,或是尚未成熟而不宜公开,就宜尽量“喂料”甚至是预先“吹风”,以满足媒体报导及评论的需要,及准确了解、报导政府的政策及决策,当然更是让市民充分享受“知”的权利。反过来说,政府更可以透过与媒体的互动,宣介自己的政策及施政原意,澄清坊间的误会,甚至是反驳某些不怀好意的攻讦。否则,媒体在难以获得政府正确资讯的情况下,就只能是“被迫”单方面刊登批评政府的言论,不但是媒体无法做到平衡报导,而且对政府本身也不利。

  但在过去,一些政府机构与媒体的互动欠佳,害怕接触媒体工作人员,甚至是以“防火防贼防记者”的心态来应对前线记者,因而不要说是媒体想帮忙也不知如何下手,或是因不了解真实情况而致“帮倒忙”了,就说是这种心态和行为,等于是把记者当作是自己的“对立面”,因而导致记者们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对立情绪,其笔下当然不会有“好话”讲。这个教训,应当吸取,并在“新人事”之下,发挥“新思维”,推出“新作风”,形成政府机构与媒体互动合作的“新气象”。

  实际上,笔者曾听到不少行家埋怨,澳门回归后,政府许多部门的作风都得到很大的改善,都能以“以人为本”的精神,为其面向的对象提供较为优质的服务,因而使得受益者都能确切地感受到“澳人治澳”及“当家作主”的优越性。但无论是作为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化妆师”的新闻局,还是各政府机构承担“发言人”任务的公务员,却显然未能完全称职,甚至还不如回归前的前澳葡政府。实际上,回归前的新闻司,就是以“提供服务”的精神来善待媒体,其负责人还不定期地与媒体负责人或前线人员“饮杯茶,食个包”,联络感情,或是“吹下风”,关系较为融洽,因而媒体从业员也乐意帮忙“补台”。

  尤其是在现今新媒体、自媒体发展迅速,台湾地区的“太阳花学运”,香港特区的“占中”,都是新媒体和自爆发挥重大作用的情况下,就更需要借助传统媒体来发挥补偿或矫正的作用。而且,现在有一个舆论趋向,就是“先讲先赢”,“反对派”勇于也善于抢占舆论高地,将林彪的“一句顶一万句”发挥到极致,当其负面舆论使得公众“先入为主”后,即使政府讲一万句,也难以矫正。因此,政府各部门应当善用传统媒体抢夺舆论高地,在提出重大政策或法案时,提前“吹风”,让媒体充分及准确掌握其原意及要义,在报导时能够准确阐释。在出现负面论调时,也能主动应对,至少也是平衡报导。在正负对比之下,受众也就能从中作出自己的评估,而不是让负面舆论“先入为主”。因此,政府宜对新闻局及各机构发言人充分授权,让其就政策决策或突发事件进行解画,并是二十四小时“候营”。

010020410250000000000000011154641273705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