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珠海对澳门供水65周年。自1959年成立对澳供水管理处,珠海便肩负起为澳门输送淡水的重任,成为全国唯一承担境外供水的地级市。
65年间,珠澳两地联手建设一系列原水保障工程,共同打造起珠澳一体化的原水保障体系。如今,四条对澳供水管道如同四条生命之脉,把珠澳两城紧紧相连。2023年四条管道全年原水输送量近1亿立方米。这些水资源不仅为澳门的繁荣稳定提供了坚实支撑,更为“一国两制”写下生动注脚。
引西江水解“澳门之渴”
澳门三面环海,可蓄地表水条件差,淡水资源极度匮乏。20世纪60年代前,澳门靠收集雨水、地下水和雨季抽取青洲河淡水作为供水水源,同时用数十艘水艇轮流到珠海湾仔银坑装水运回澳门,再由“担水妹”挨家挨户送水。
这些传统方式无法满足澳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水荒问题时有发生。1958年,广东遭遇严重旱灾,珠江上游降雨稀少,水位急剧下降,咸潮大面积上溯,甚至波及广州城区。澳门被咸水包围,居民饮水困难,公共水龙头前排起长队,但打上来的水咸涩难饮。面对这一困境,广东省政府迅速行动,筹建竹仙洞水库和银坑水库,并于次年成立对澳供水管理处。
1960年3月8日,竹仙洞水库建成投用,清洌的淡水通过管道和明渠流进澳门,珠海开启对澳供水新篇章。随后,银坑水库也顺利启用,进一步增强了原水供应能力。此后数十年间,珠海与澳门不断商定并建设了夏湾加压站、南沙湾抽水站等一系列供水设施,将大镜山水库的水和南屏河水抽至夏湾再加压输送至澳门,有效缓解了澳门的用水压力。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内地经济的迅速腾飞,澳门也迎来发展新契机。人口增加、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供水压力日益增大。1986年,珠海破土兴建磨刀门供水系统工程,该工程集引水、汲水、蓄水、输水为一体,从西江磨刀门水道取水,通过管道输送至澳门,每日供水能力逐步提升至45万立方米,较好地满足当时澳门的用水需求。
回归祖国后,澳门更是进入发展快车道。短短25年间,澳门总体就业人口月收入中位数从1999年的4920澳门元增加至2023年的1.75万澳门元。澳门成为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人均收入位居世界前列。
快速发展的背后,对水资源的需求也日渐迫切。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珠海加大供水系统建设力度,持续增强供水系统调蓄能力。2008年,对澳第三供水管道建成。2011年,竹银水库建成并投用,成为珠澳两地最大的“淡水缸”。此外,完成南屏水库、月坑水库扩建工程等,进一步提升蓄水能力。
竹银水库。
抗咸潮抢淡水
保澳门居民饮水无虞
咸潮上溯是威胁河口地区供水安全的“天敌”。珠澳地处西江入海口,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枯水期,上游河道径流量减小,在潮汐作用下外海高盐水逐渐上溯,引发咸潮,导致取水口无法正常抽取淡水。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珠海采取多项措施,全力保障珠澳用水安全。
2004年底,西江上游发生50年一遇的大旱,海水上溯严重,珠海取水口氯化物含量飙升,珠澳两城陷入喝水困境。水利部组织珠江水利委员会迅速启动“千里调水”工程,从1300多公里外的贵州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开闸放水,珠海抢抽到2000万立方米淡水,珠澳居民才得以安然度过“水荒”。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迅速启动“千里调水”工程。
贵州天生桥一级水电站。
以淡压咸,放在当下来看,已是珠海“战斗”咸潮最传统的方式。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咸潮影响的问题,珠海水务环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珠海水控集团”)迅速启动“西水东调”工程,通过建设平岗-广昌咸期应急供水工程和原水供应保障工程,将取水点上移21公里至平岗,大幅提高珠澳供水的抗咸能力和安全保障率。
2006年实施平岗-广昌咸期应急供水工程(“西水东调”一期),珠海兴建从西部连通东部的近二十公里长输水管线。
与此同时,珠海加快“淡水缸”建设进度,力求蓄淡御咸,用“过去的淡水”抵御眼前的咸潮。2011年5月,竹银水库建成投用,为应对咸潮提供了有力保障。该水库最高可蓄水49.4米,总库容达4018万立方米,有效库容超过3800万立方米,蓄满时其库容相当于3.5个大镜山水库。
竹银水库。
泵站配套设施同步投用。如今珠海拥有7座抽水泵站,从最近的日取水能力230万立方米的广昌泵站,到最远的位于磨刀门水道上游的竹洲头泵站,枯水期时可快速“截流”西江淡水。仅竹洲头泵站,五台机组火力全开后,两天半即可抽满一个梅溪水库。
供水管道方面,珠海水控集团也不断优化布局。经过30多年的建设,目前已形成四条对澳供水管道,实现了对澳供水的双向格局,供水能力大幅提高。
硬件是基础,软件则是发挥水利设施作用的关键。珠海水控集团采取科学调度与动态管理,通过提前编制年度咸期供水调度预案、实时监测与预警以及多部门协同合作,及时调整调度方案,有效应对咸潮挑战。
今年9月中旬以来,珠江流域降雨量大减,江河来水持续走低。受冷空气南下影响,珠海广昌、平岗、竹洲头泵站陆续出现取水口氯度超标。然而,得益于珠海完善的供水体系和科学的调度管理,澳门居民并未感受到咸潮的影响。他们只是从喝江水改成喝水库水,咸潮并不“咸”。
澳珠水资源战略保障再升级
如今,珠海已构筑起三大水库群。位于市区的南、北两大水库群和以竹银水库、月坑水库为主体的竹银库群。三大库群蓄满后,珠澳供水即便遇上无河水可取的情形,也可保障两城一个多月有水可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珠澳供水的稳健发展,同样离不开源源不断的“活水”滋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珠海谋划着更加长远的水资源战略保障蓝图。为保障水资源安全,珠海市政府增加对澳门珠海水资源保障工程的投入。这一工程旨在通过新建水库、扩建泵站、增建管网、库群联网等多项措施,构建起高质量的水资源保障总体格局。
珠澳原水供应系统。
其中,在建的洪湾泵站至南屏水库隧道工程尤为引人注目。这条全长约4.25千米的原水输送隧洞,设计能力为70万立方米/天,可有效提升供水安全和水质,还能作为应急水源供给澳门石排湾水厂,进一步增强对澳供水保障能力。
位于澳门的石排湾水厂。
除了推进重点工程外,珠海还注重加强与澳门的沟通与合作。四方会议机制的建立为供水信息的沟通与交流提供了平台;水质监测与信息共享的合作机制则共同守护着供水水质的安全防线。这些举措为珠澳两地的水资源保障增添更多“保险”。
同时,珠海还积极推进智慧水务建设,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供水管理智能化水平。在线监测、数据分析、智能调度等技术的应用使得供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应急响应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这不仅为珠海自身的水务管理提供有力支持,也为澳门的水资源保障注入新活力。
随着水资源保障工程的深入实施和珠中江供水一体化的推进,珠海将构建起更加完善、更加可靠的水资源保障体系。这不仅可满足至2035年珠海500万规划人口的用水需求,还将让珠澳两城应急备用水源保障能力提高至60天,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水动力”。
珠海水务环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文川表示,集团将继续立足“提供优质原水,服务澳门发展”的宗旨,携手澳门不断提升水资源战略保障能力,共绘水资源保障新图景,让这股“源头活水”永远滋养着两地人民的幸福生活。
珠海对澳供水大事记
1959年,对澳供水管理处成立,开启对澳供水事业。
1960年,竹仙洞水库、银坑水库先后建成投用,解决了当时澳门用水问题。
1978年至1983年,珠澳双方相继建成夏湾加压站、南沙湾抽水站及拱北2万立方米/日净化水厂,提升对澳原水、净水供应能力。
1986年,磨刀门供水系统工程破土动工,1988年一期建成,1989年二期完工。
2001年,珠海最大枢纽泵站——广昌泵站建成,使磨刀门供水系统对澳供水能力提升至45万立方米/日。当时澳门日需水量不足15万立方米/日。
2006年12月,平岗-广昌咸期应急供水工程(“西水东调”一期)通水投用,取水点上移21千米,缓解珠澳两地枯水期喝咸水的状况。
2008年,第三条对澳供水管道建成。3条管道对澳日输水量最高达50万立方米。
2011年,竹银水库及竹银水源系统工程建成,大幅增加蓄水库容。
2019年,第四条对澳供水管道通水,实现向澳门半岛、氹仔岛双向供水格局。
2022年,竹银3号隧洞及广昌-洪湾系统优化工程通水,进一步提升供水水质和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