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打造“四个岛”,横琴新规如何给产业“做局”?-中央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
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五年打造“四个岛”,横琴新规如何给产业“做局”?

发布时间: 2025-07-01 来源: 南方+

  2025年至2029年,横琴要构建琴澳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四个岛”。

  6月30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合作区)官网发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产业发展规划(2025—2029年)》(下称《产业规划》),系统部署了“四新”产业、琴澳产业一体化布局、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产业空间格局等重点任务,明确了合作区未来五年产业发展的路径。

  “《产业规划》的最大亮点,在于其始终紧扣‘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这一初心使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区域和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王福强表示,规划创新性提出构建“澳门平台+国际资源+横琴空间+成果共享”的产业联动发展新模式,目标直指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琴澳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打造国际健康岛、活力岛、数字岛、财富岛,为澳门长远繁荣注入强劲新动能。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浪潮澎湃,深刻重塑经济格局。作区作为国家战略部署的重要支点,对于琴澳一体化发展意义重大。此次新规,将如何为合作区的产业发展精准“做局”?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金融岛。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金融岛

  体系构建

  “四新”产业筑基,“四岛”愿景领航

  “在合作区的‘四新’产业中,科技是引领,金融是基础,中医药和文旅会展商贸是核心。”澳门科技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刘成昆说。

  构建国际竞争力的琴澳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规划》给出了“四新”产业的精准落子方案,锚定“四岛”建设目标,即国际健康岛、活力岛、数字岛、财富岛。

  刘成昆表示,《产业规划》通过“共建平台、强化链条、数字赋能、布局未来”四大路径,联动琴澳,深化澳门与内地、葡语系国家的创新资源整合,构建开放合作的创新生态。同时,围绕微电子(“卡脖子”领域)、数字经济(新兴赛道)、未来产业(战略方向)三大重点领域,避免同质化竞争,形成差异化优势;通过关键技术攻关(如类脑智能超算)、场景开放(如智能驾驶测试)、规则突破(如数据跨境流动),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王福强分析认为,《产业规划》精准把脉合作区“实体经济发展不充分、服务澳门特征待凸显、一体化需加强、产业多元任重道远”等关键问题,紧密围绕“澳门+横琴”新定位及检验合作区成效的“三个要看”标准,充分释放琴澳一体化制度优势,遴选“四新”产业重点领域,旨在打造琴澳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共筑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产业规划》立足“澳门所需、横琴所能”,67次提及“琴澳”,单列专章部署琴澳产业一体化重点任务与项目,旗帜鲜明地支持和服务澳门产业多元发展的主攻方向,折射出粤澳产业的进一步深融。

  不难发现,规划专章部署的琴澳产业一体化发展任务中,文旅会展商贸产业的融合被前置。按照规划,合作区将支持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建设,共同办好琴澳品牌会展活动,联动发展商贸产业和跨境物流,深化“一赛两地”“一节两办”模式,推动两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无疑是基于两地的产业优势进行谋划的。

  “《产业规划》为深化横琴‘四新’产业与澳门‘1+4’产业的协同效应提供了详实的‘施工图’。”王福强强调,新规从编制过程到具体内容,都充分彰显澳门元素、广泛吸纳澳门意见、生动体现了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理念,是切实服务澳门产业适度多元、推动琴澳一体化发展的创新示范。

  构建“四新”产业筑基、“四个岛”愿景领航的体系,不仅是破解澳门产业单一问题的务实之举,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落子。这一布局以“澳门平台+国际资源+横琴空间+成果共享”模式,凸显了合作区在规则衔接和开放合作上的先行先试,或可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提供可复制的路径。

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

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

  未来图景

  五年目标可期,空间布局落子

  登高远眺,澳门塔与横琴楼群隔海相望。放眼横琴全岛,琴澳创新产业园(一期)工程、澳门大学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校区正加快建设,随着规划落地,这里将崛起更多创新载体。

  未来五年,将打造一个怎样的合作区?

  从发展成效来看,到2029年合作区与澳门经济高度协同、规则深度衔接的制度体系全面确立,市场准入制度高效衔接;各类要素跨境流动高效便捷,电子围网系统和跨境金融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货物“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体系高效运转,人员出入境高度便利;特色产业发展形成规模,“四新”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约65%;琴澳一体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琴澳创新产业园等产业园区落地建成;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澳资产业增加值90亿元。

跨境电商产业园。

跨境电商产业园

  在空间落子上,合作区将横琴岛划分为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片区、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片区、文旅会展商贸产业片区、现代金融片区等4大片区,以及11个功能组团。近期将重点开发天沐河中段、横琴岛西北角,优化提升金融岛、口岸片区等现状建成区,并加快完成增量空间精准投放,补充产业服务配套,引入符合合作区产业定位的产业项目。

  澳门管理学院院长唐继宗表示,《产业规划》通过细化优势产业、鼓励创新等路径,为琴澳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心针。“清晰的产业蓝图让外资企业能精准研判投资前景,这是吸引国际资本的关键。叠加合作区稳定的政策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具有竞争力的税收制度以及产业聚集效应,构成了外资青睐的‘强磁场’。”

  从“四新”产业到“四岛”蓝图,横琴正以制度创新塑造区域竞争新优势。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

  对于后续五年的产业发展,王福强建议:合作区应加速释放横琴与澳门自由港的制度叠加效应,紧抓“分线管理”重大契机,畅通琴澳双向循环,汇聚国内外优质要素。同时,紧跟国家对合作区的战略部署,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攻方向,大力招引培育与澳门有紧密关联的新锐型企业落地,有效嵌入大湾区科创产业链。当然,还要善用澳门国际网络优势,发展“买全国卖全球”或“买全球卖全国”的枢纽经济。

  唐继宗对此深表认同。他指出,琴澳融合发展是国家在新时代深化改革、推进更高水平开放的“试验田”。

  “未来关键在于强化政策落地效能。”唐继宗补充道,“唯有如此,才能在复杂国际环境下,确保合作区发展目标如期实现——规则深度衔接、要素高效流动、特色产业规模集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完善、一体化水平持续提升,最终有力彰显促进澳门经济多元的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