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苏中学生阳光成长”文化交流营近百名师生日前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祭奠仪式,敬献花圈,参观《南京大屠杀史实展》。
图为交流营全体师生在纪念馆广场举行肃穆的祭奠仪式。
“来到南京,踏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心情瞬间变得格外沉重。”澳门圣若瑟教区中学第六校唐倩茹同学说:“一段段被陈列的历史、一张张极具冲击力的照片,无声却又无比有力地撞击着我。那一刻,‘铭记历史’不再只是简单的话语,而是内心涌动的无尽力量。”
交流团名誉顾问、《澳门日报》社长陆波深受触动。他指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学子们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意义非凡。八十年前先辈用鲜血换来和平,今天的青年更应铭记历史,思考如何接续奋斗。他希望学子们把在江苏的见闻、思考与感悟带回澳门,传递给身边亲友,吸引更多人走进祖国大地,亲身感受发展变化。
“这是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育和爱国情怀的洗礼,提醒着我们这一代青年肩负的使命。”澳门劳校中学的陈绵同学表示,参访短暂,奋进不止。
澳门圣若瑟教区中学第六校副校长黄惠玲带领同学们走出纪念馆时,哽咽难言,久久不能平复。“先辈们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才换来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我们没理由仅仅享受,要全力以赴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黄惠玲的话语铿锵有力。
纪念馆是中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国际公认的二战期间三大惨案纪念馆之一,展陈面积近一万八千平方米,馆藏文物史料数十万件。
据悉,交流营活动7月21日至26日圆满举行,澳苏两地学子们纷纷表示,活动的结束是友谊的起点,更是青年担当作为的新开端。要带着在交流中收获的知识见识与友情力量,在各自的天地里发光发热,为澳门繁荣、江苏发展、祖国强大,做勇于追梦的“阳光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