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城能量蓄势待发——澳门各界聚焦大湾区建设中的“澳门机会”

发布时间: 2017-05-09 来源: 新华社

  澳门半岛西湾湖畔,300多米的澳门旅游塔与隔海相望的珠海国际会展中心,共享着同一片蓝天,是行摄者们偏爱的画面。站在跨海大桥友谊桥东望沧海,港珠澳大桥人工岛的旅检大楼已见真容。

  澳门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中的新角色,不仅是一道“看得见”的风景,更折射出小城实现跨越式发展正在蓄积的新能量。

澳门夜景。(新华社 张金加 摄)

  在“融合”中延伸发展空间

  澳门基金会研究所副所长杨道匡博士的办公室窗外,是一道让他感到“有点遗憾”的风景——远景是郁郁苍苍的世界文化遗产炮台山,而近景则是拥挤不堪、黑压压连成一片的老旧住宅楼。

  “澳门的许多世界文化遗产都淹没在稠密的居民区之中,必须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腾挪出城市空间,在文化遗产周边形成缓冲区,澳门的历史韵味才能得到更好的展示。”他说。

  杨道匡所说的“切实可行的办法”,在近年来开始变得清晰。2015年底,中央明确了澳门管理海域范围,小城发展地理空间不足的问题获得了解决的契机。此后仅一年多时间,以澳门作为重要元素之一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被提升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此间舆论认为,区域内城市融合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将有助于澳门延伸产业链、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通过与周边城市群的良好互动,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涵盖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等珠三角地区9个城市,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粤港澳大湾区,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活力的经济带。

  今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至此,粤、港、澳三地已形成共识多年的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层级的发展战略。粤港澳区域的发展与整合正式迈入湾区经济的新阶段。

  “澳门是个小微经济体,产业相对单一,城市发展空间有限;但另一方面,澳门具有‘一国两制’制度优势,是贸易自由港和独立关税区,国家赋予澳门‘一个中心、一个平台’的功能定位。如果澳门与9个城市及香港在湾区的建设中各有一个有特色的合作项目,对任何一方来说,都应该是很大的利好。”杨道匡说。

  澳门中华新青年协会副理事长施妮娜表示,“近年来,我们帮助越来越多的澳门青年,获得了去珠三角企业实习的机会。以前,大家到内地往往是走马观花看一下,但现在他们中的许多人会从职业规划的角度选择对口的实习机会,进而获得留在临近城市工作的机会。”

  施妮娜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概念的提出,把澳门年轻人的就业空间从30平方公里扩展了几百倍。

   1 2 下一页  

010090030020000000000000011100001295971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