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深闺少人识
到过澳门的人,几乎没人没到过地标性建筑大三巴牌坊——圣保禄学院和圣保禄教堂遗址,这就像没登长城等同于没到北京。但是,却少有人知道,在大三巴牌坊咫尺之遥,藏着一个澳门博物馆。去年,2800万人次的游客到访澳门,但到访澳门博物馆的人数只有区区20多万人次。
澳门博物馆历史虽然不长,到4月才正式开馆15周年,但它的前身大三巴炮台却有将近400年的历史。大炮台兴建于1617年,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炮台的一部分,300多年来,曾经一直是澳门海防系统的核心。大炮台长期列为军事禁区,直至1965年军营改建成气象台之后才开放为旅游区。大炮台地处澳门半岛核心,登上大炮台,整个澳门城区尽收眼底。2005年7月15日,澳门历史城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大炮台和大三巴牌坊是构成澳门历史城区的重要历史建筑和遗迹。
1993年,当时的澳葡政府决定设立澳门博物馆,几经斟酌,最后选址大炮台,于是气象台迁至氹仔大潭山。1996年9月,在大炮台原址动工兴建的博物馆楼高三层,其中两层建于大炮台平台之下,最上一层由原气象台的地面建筑改建而成,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大炮台原有的建筑风格和地貌特征。
1998年4月18日,斥资1.2亿澳门元的澳门博物馆由葡萄牙总理古特雷斯主持开幕启用,正式对外开放。
融汇中西共包容
观众走进澳门博物馆展厅,最先看到的右手边是古老的中华文明历史长卷,展窗的最前端,矗立着秦代的兵马俑;左手边则是古代的欧洲文明,展窗前端同样矗立着一尊雕塑,那是一位西方武士。二楼的建筑民居展示区里,同样一边是南欧的葡风建筑,另一侧则是中国传统民房。这种中西并存的布展方式,充分体现了澳门作为中华文化与西方文明历史交汇的桥头堡特色。
博物馆的一层展区展示了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在16世纪葡萄牙人到达澳门之前各自的发展历程、澳门的早期历史、中国人与葡萄牙人在澳门的贸易、宗教和文化等方面的接触,以及在此之后的数百年间逐渐形成的澳门文化。二层展区从不同侧面展示澳门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尤其是澳门人的休闲娱乐、宗教仪式和民俗庆典。以实物和模型,再现了当年华人与葡人的传统节日、日常生活、手工艺和典型行业。第三层则展示了澳门今天的城市面貌和生活的特色,同时介绍以澳门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和艺术品,并定期举办与澳门相关的各种艺术大展。
不同的展区,或是实物原型,或是光电投影,或是模拟原声,多处设有普通话、粤语、英语、葡萄牙语等多种语言的自动语音讲解说明,让参观者如穿过时光隧道,身临其境般体验数百年前的澳门生活场景。
“镇馆之宝”无若有
通常博物馆都会有所谓的“镇馆之宝”或是“明星”展品,但澳门博物馆是个例外。时任澳门博物馆陈迎宪馆长告诉记者,这是一间展示澳门历史和多元文化的博物馆,其最大特色,是表现澳门在历史上的重大价值,这就是中欧两大文明在澳门的深层次接触。
馆内的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展品虽然称不上“明星”,但每一件都有来头,它们以各自丰富和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展示数百年来澳门的历史变迁,讲述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众在澳门的生活。
澳门社会的这一特点延续到了博物馆中,每年这里都会举办数场与澳门的历史文化、特色传统息息相关的展览,去年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醉舞腾龙——澳门鱼行醉龙节》、粤港澳三地政府间文博合作的《海上瓷路——粤港澳文物大展》,以及文化部“2012中欧文化对话年”项目之一的《海国天涯——罗明坚与来华耶稣会士》展览。博物馆的大堂,还会定期、不定期地举办民乐团世遗景点音乐会,将殿堂艺术与世界文化遗产、文化传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或许与许多恢弘博大的博物馆相比,澳门博物馆面积不够大,只有2800平方米,展品不够多,共有3000多件展品,但它正是澳门社会“小而美”的经典写照。(人民日报海外版 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