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五四精神 担当时代责任
——在全澳高校学生会代表五四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9年5月2日)
傅 自 应
各位同学:
刚才,几位同学分享了学习五四精神的体会,也谈到了筹办纪念五四有关活动的感受,对未来澳门青年、学联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讲得都很好,对于澳门社会各界、特区政府和我们中联办进一步做好青年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这仅仅是个开始,未来还需要包括在座各位在内的广大澳门青年学生共同来做好“青年”这篇大文章。因为澳门的未来掌握在你们手中,掌握在澳门青年手中。可以说,在同学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澳门青年学生坚定淳朴的爱国爱澳情怀、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务实笃行的求学精神,以及立志为国家建设和澳门发展多作贡献的价值追求。对此,我们感到十分高兴,十分自豪。有你们这么优秀的学生,澳门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就在前天,国家隆重举行了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深切缅怀五四先驱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深刻阐释了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深情召唤新时代中国青年传承发扬好五四精神。习主席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语重心长,不仅从大历史观的角度,总结了中国人民探索实现民族复兴道路的历史启示和宝贵经验,而且饱含深情地对广大青年寄予了殷切期望,正如刚才大家所说,必将汇聚起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的磅礴青春力量。
各位同学,
一个世纪之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正值我们民族危难之际。历史已经充分证明,这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这场运动中,澳门同胞并非旁观者,而是积极参与其中。当时,澳门还是在葡萄牙的殖民管治下,难以组织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但澳门同胞仍然冲破澳葡当局的种种禁锢,以一切可能的方式,积极声援北京青年学生的爱国行动,同仇敌忾。特别是澳门青年学生,最先奋起响应这场全民族的反帝爱国运动。其中,澳门孔教学校(现在的教业中学)的学生组织了救国演讲团、演出队,向民众散发传单等宣传品,号召抵制日货、勿忘国耻。澳门童子军分部(其成员多为澳门各学校学生)等社团也组织人员,四处宣传救国理念和先进思想。这些,不仅及时唤醒了澳门同胞的民族尊严和爱国意识,也有力推动了澳门及周边地区的反帝爱国运动。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澳门作为中国最早的对外港口和中西文化交汇点之一,历来就有许多抱有爱国热忱的有志青年,在这里接触西方近代文明,思索救亡与变革的方案。早在“戊戌变法”时期,澳门就是维新派人士活动的阵地。1897年创刊于澳门的《知新报》,成为了变法维新的重要宣传喉舌。近代启蒙思想家郑观应隐居澳门时,写出了影响深远的《盛世危言》。1907年下半年到1909年秋,少年毛泽东在家乡湖南韶山读到了《盛世危言》等书,激起他对民族危亡的忧虑,萌生了走出家乡到外地读书、探索救国救亡真理的念头。在其后的民主革命时期,澳门也是革命者重要的活动舞台。孙中山先生、叶挺将军都曾旅居澳门,并从这里踏上了民主革命和人民解放事业的征程。包括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建设,以及澳门回归祖国后的“一国两制”伟大实践中,广大澳门青年始终满怀对国家和民族的赤子之心,奉献美好的青春年华,为国家繁荣富强和澳门发展进步建功立业。
各位同学,
回首百年,抚今追昔,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受,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青年、关心青年,始终把青年工作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多关心青年一代。在去年会见港澳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京团时,习近平主席专门强调,要为港澳青年的成长、成才、成功多搭台、多搭梯,使“一国两制”事业后继有人。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包括港澳青年在内的新时代中国青年,正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能不能继续向国家和民族交出一份优异的青年答卷,也是对包括港澳青年在内的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现实考验。借此机会,我想谈几点看法,与各位同学交流、共勉。
一是要树立远大理想,志存高远。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我们翻开历史,古往今来,凡成就杰出事业的人,大多立志于年轻之时,并穷尽毕生精力去不懈追求。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17岁离开家乡时,以诗明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还有周恩来总理,在南开中学就读时提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像大家熟悉的、出生于澳门的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在小学、中学时就立志用音乐唤起民众。这样的典范还有很多。现在,澳门回归祖国快20年了,“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特区各项事业实现了长足发展。面向未来,澳门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需要澳门青年一代与时代同行,把个人的价值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融入澳门“一国两制”伟大事业,在完成民族复兴大业、推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的奋斗中,唱响我们的青春之歌。希望澳门的青年学生能够树立远大志向,努力成才,涌现出更多的工程师、律师、会计师、医生、艺术家等,推动澳门社会真正转型和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为自己乃至下一代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二是要爱国爱澳,薪火相传。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谈到,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我们应当看到,无论是革命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还是今天的新时代,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弘扬爱国精神,开拓进取、顽强拼搏,作出了无愧于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功绩。同样,澳门“一国两制”实践之所以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最深层的精神动力就是澳门同胞始终秉持爱国爱澳核心价值。在座的是澳门青年一代,作为特区发展的见证者、受益者,想必对此也有切身感受。古人云,饮水思源。面对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理应要有懂得回报的感恩之心,感恩祖国、感恩时代。相信澳门青年一定会像先辈一样,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奉献作为来体现爱国爱澳情怀,当好爱国爱澳核心价值的坚定传承者、守护者、弘扬者。
三是要努力学习,增强本领。习近平主席寄语青年,不论是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还是担当时代的神圣使命,都要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跟不上时代发展,我们就会陷入迷惘,迷失自我,甚至被时代所抛弃。对于澳门来讲,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在加强区域合作的同时,必然也会面临一些竞争。这是市场规律使然。这就预示着,澳门青年一代也将与香港、广州、深圳等地的同龄人在更大的时代舞台上竞争合作。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把澳门青年和其他地域的青年乃至全世界的青年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大家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需要有自己的真才实学。我的体会,青年时期是一个人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岁月。因此,大家要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自觉养成勤学多思的良好习惯,努力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练就谋事创业的过硬本领。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深入了解国情区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尊重实际、崇尚实干中增长见识、砥砺品格、提升本领。
四是要勇于拼搏,担当尽责。纵观近代以来我们国家一百多年的历史,从中华民族几近亡国灭种,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历经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自强不息、不懈奋斗,这也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这次,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特别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时强调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这是对包括港澳青年在内的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深切期许,也应当成为大家今后的座右铭。从澳门来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经济社会转型的任务艰巨、前景光明,关键问题是培养新兴产业,这是关系到澳门长治久安的大事。今天的澳门青年,就是明天的治澳建澳中坚力量。推进澳门经济社会转型的重任,将历史性地落到大家的肩上。我们期待着新时代的澳门青年能够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直面前进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蓬勃向上的朝气、开拓进取的锐气、追求卓越的志气,为澳门未来发展担当,为澳门同胞福祉尽责,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生的青春华章!
各位同学,
习近平主席2014年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对澳门工作提出“四点希望”,其中之一就是要“继续面向未来,加强青少年的教育培养”。关心青少年、关爱青少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中联办责无旁贷。这些年,我们为澳门青少年成长成才,做了一些工作、办了一些实事,但与青年朋友的期待、澳门社会的发展还有一些差距,还有提升空间。今后,我们会一如既往,为澳门青少年成长成才成功创造更好的条件,当好澳门青少年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
再过两天,就是五四青年节。在此,祝大家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学业进步!也通过你们向广大澳门青年朋友致以诚挚的问候!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