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青年联合会及珠海市青年联合会联席会议今年11月上旬在澳门召开,两地青联代表围绕《澳门青年联合会——珠海市青年联合会支持配合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行动方案(初稿)》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
《行动方案》聚焦“青年同心圆计划”提质增效,围绕青年组织建设、青年阵地建设、青年交流实效、青年服务水平、青年交流合作制度化建设5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点合作项目,以更好引领、服务合作区各界青年。
澳门青年联合会副会长、全国青联澳区委员崔天立表示,合作区为澳门青年提供了干事创业的新空间、新平台,期望新一代澳门年轻人做好知识储备、发挥个人优势,把握澳门发展的新机遇,在合作区建设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澳门青联将积极作为,更好服务澳门青年到合作区学习、就业、创业、生活。
好风凭借力。
“让澳门年轻人有了更多选择和机会”“为我们提供了优渥的创业土壤”“有助于产业‘把饼做大’”……伴随今年9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横琴方案”)公布,有关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引发广大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和青年关注,许多澳门青年看到新机遇、新空间,令奋斗于此的澳门年轻人感到如虎添翼,对系于这片土地的未来充满希望,表示将到合作区寻求发展,更加深入地融入大湾区建设。
在横琴干事创业的澳门青年认为,“横琴方案”的公开发布,是中央支持澳门发展的重大举措,将为澳门特色“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注入新动能,也为广大湾区青年带来新的机遇。
“创业到横琴,已经成为许多澳门青年的首选”
新一轮“琴澳一体化”建设启动,身在其中的澳门青年创业者们踌躇满志,要在各自领域里续写更绚丽的琴澳合作新篇章,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力量。
弄潮儿向涛头立。在横琴这片热土上,众多澳门青年创客正背靠祖国,努力成就他们创新、创意、创业的“黄金时代”。
华圃科技产业(珠海横琴)有限公司负责人陈靖伟来自澳门。他介绍,在澳门,企业发展所需的高科技人才长期紧缺,而“横琴方案”中有不少关于高科技产业的支持政策。“随着相关科技基础设施、产学研基地的落地,一方面能就近培养更多科技人才,另一方面也能吸引内地优秀人才过来,这将有助于高科技企业的发展。”
陈靖伟希望,伴随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设,澳门青年能获得更多便捷、低成本的融资渠道。同时,澳门也将原本针对年轻人在澳门本土创业的支持政策延伸到横琴。
“总体方案在科技、健康、文旅会展、金融等产业方面,都有具体的推动措施,为澳门的青年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令人才有用武之地。”东西汇(横琴)发展有限公司、礼达基金董事长马志达2014年从澳门到横琴创业,其公司不仅最先申请横琴建筑企业备案资质,还成功参与投资了支持澳门科技创新项目。
“合作区支持发展的文旅会展、文创等产业,也与我们的项目发展非常契合,给我们带来新的机会。”马志达说,接下来,将会结合新的政策,利用现有的琴澳青年创业就业协会,扶持更多澳门年轻人来横琴发展,帮助他们融入湾区。
澳门青年黄茵从澳门大学毕业后,曾在广州、上海等地工作,最后还是回到了母校对面的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内地有技术、人才优势,澳门有丰富的国际资源、开放氛围,我和同学们常常会想,两者结合在一起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黄茵有感于自己在内地实习期间体会到的互联网+医疗体系,2019年4月,她创立湾谷科技研究(珠海)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入驻横琴,与澳门本地诊所开展合作的同时,还协助医药厂商将其中医药产品推广至葡语系国家。
“创业到横琴,已经成为许多澳门青年的首选。”每天往返澳门与横琴两地办公,让黄茵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个106平方公里小岛的热情与活力。“随着琴澳联系越来越紧密,横琴这片土地将为澳门年轻人带来更多发展机会。”
“葡萄牙、巴西等葡语系国家对中医药的向往是大家都没有想到的。”她表示,粤澳深度合作的日益提升,使两地的医疗资源互通更为便利,也为市场的扩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只有两地的互联互通成为一种循环,整个湾区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横琴创业短短三年,黄茵已经获得2019年横琴澳门青年创业新星奖、2019年横琴澳门青年创业之星、2020年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杰出青年企业家最佳创业奖等荣誉。
早上,“90后”张思远从澳门家中出发,花3澳门元乘公交到横琴口岸通关,几十分钟后就来到位于珠海横琴的中银—力图—方氏(横琴)联营律师事务所。一步一脚印,他在每日通勤的路上耕耘着职业梦。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对促进澳门经济发展将有巨大推动作用。”张思远说道,如对在合作区工作的境内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其个人所得税负超过15%的部分予以免征等,“这些举措,将会大大促进区域合作和澳门经济多元发展”。
张思远认为,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精尖人才和产业项目资源选择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聚集,而探寻粤澳跨境法律工作新路径,是未来发展进程中的必要之举。他表示,将与在横琴、澳门两地执业的专业人士一起努力,在这个专业领域搭建起沟通桥梁。
张思远所在的律所是全国第一家内地与香港、澳门合伙联营的律师事务所,也是大湾区内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中规模最大、港澳律师数量最多、业务范围最广的律所,目前拥有31名内地与港澳注册执业律师,其中澳门律师11名,香港律师16名。
“横琴方案为澳门发展提供了诸多政策支持。”
澳门科技大学传媒研究中心今年11月17日公布的“2021澳门青年思潮调查报告”显示,今年虽受到新冠疫情影响,相信澳门与内地有很大发展前景的澳门青年,占比达到五年内的最高峰,分别约七成八、七成五。
如何实现人生梦想?许许多多澳门青年迷茫、踟蹰。而“横琴方案”的横空出世,让澳门青年看到了机遇和出路,找到了实现人生梦想的绝佳舞台。
“‘横琴方案’为澳门发展提供了诸多政策支持。”澳门工商联会常务副会长罗杰信认为,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四类产业,包括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产业、现代金融产业,这些产业近年来在横琴已经有了不错的发展基础。“下一步可充分挖掘粤港澳大湾区制度创新的优势,加快提升合作区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罗杰信认为,“横琴方案”提出的货物“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对合作区与澳门之间的货物进出有很大帮助。“‘一线’是针对全球开放,也就是一个走出去的窗口,企业落户横琴,有机会发展更多外向型的产业。这也将增加多元人才的流动,有人才的流动,才能带来技术、产业、金融、科技等一系列的融合落地。”
“合作区有助于澳门会展业‘把饼做大’。”澳门会议展览业协会理事长潘耀荣特别注意到的是,未来会展工作人员、专业参展人员和持有展会票务证明的境内外旅客等,可以依规办理多次出入境有效签证,在珠海、澳门之间通过横琴口岸多次自由往返。“这有利于吸引更多客商,比如在横琴参展、到澳门旅游住宿,为两地经济带来不同效益。”
潘耀荣还关注到,在财税创新方面,随着优惠税制的实施,更多企业将通过横琴进入大湾区,“这是澳门企业进入大湾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
澳门中华新青年协会会长周永豪表示,推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摆脱澳门经济“一业独大”的现况是社会的广泛共识。在疫情之下,澳门产业单一的脆弱性和外部依赖性尤为突出,经济表现受外围环境变化而急剧转差,利用横琴的土地和产业资源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迫在眉睫。
周永豪认为,横琴深合区发展计划的落实,不能单靠政府的单方面投入,而是需要全澳市民、企业共同参与,共同把握国家给予澳门的机遇。横琴拓展了澳门市民的生活和就业空间,对于年轻人而言,更是生活、学习、就业、创业的新天地。
横琴近年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已经拥有较佳的产业和生活配套,但仍然缺乏人气。我们要调动年轻人的积极性,让澳门的年轻人明白横琴的发展机遇,主动投入横琴发展的事业,到横琴居住、到横琴生活、到横琴工作。特区政府必须做好政策普及的工作,深度对接澳门公共服务体系至横琴,让年轻人对横琴发展有信心,让横琴聚人气,聚人心。年轻人有拼劲、敢创新、肯承担,相信澳门的年轻人和青年企业家,必然能够在横琴创出一片新天地。
“作为一个中学老师,我可能影响的是一两百的学生。但如果我在青年工作方面继续下去,可能影响的是整个澳门社会的青年。”澳门青年联合会副会长、澳门青年智库会长陈秀钗这样描述她选择从事青年工作的原因。早在学生时期,陈秀钗就对社会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澳门本地的各种社团。从事青年工作后,陈秀钗也身体力行,筹办了“青年议政能力训练计划”等多场交流活动,让越来越多澳门青年了解了祖国的发展。
对于粤澳深度合作,陈秀钗表示,横琴的助力有望使澳门克服产业单一的问题,而澳门本身也有中西文化交融、归侨众多的特色,期待澳门可以在深度合作过程中发挥这些特色。
“帮助澳门青年,把事业做大做强”
像陈靖伟、黄茵、张思远一样享受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带来的红利的澳门青年不只是个例。
据了解,广东珠海推进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完善政策体系,出台实施《珠海市创业补贴办法》、“珠海英才计划”港澳人才发展支持计划等各项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将港澳人员纳入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对象范围,发放港澳青年各项补贴431.56万元;强化住房保障,珠海出台实施《珠海市企业新引进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青年人才住房(租房和生活)补贴实施办法》,将港澳青年人才纳入珠海人才安居政策体系,开工和续建约1.4万套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用好创新载体,获批设立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珠海横琴新区)。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成为全省首批“粤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累计孵化港澳企业(项目)503个,累计培育和引进高新技术企业74家。
此外,为加强珠港澳青年交流合作,珠海已成功举办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就业实习双选会”、第三届珠澳大学生就业实习双选会、第二届中国横琴科技创业大赛等活动。
与此同时,从2017年澳中致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受澳门特区政府委托营运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下称“创孵中心”)至今,转眼已是第四年。
2015年,在中央政府支持下,澳门特区政府响应国家“双创”号召,由经济局成立创孵中心,积极推动澳门青年创新创业。为了优化创业土壤,适应新一代弹性工作的需求,2017年,经济局委托澳中致远,以一天24小时、全年365天的崭新模式营运创孵中心,提供孵化器、加速器、共享空间以及免费的法律及税务咨询、营销指导,帮助创业者扎实根基。2018年,中心获科技部授牌,成为港澳地区首个“国家备案众创空间”,2019年又被评为“中国百家特色空间”以及“三十家粤港澳优秀孵化器”。如今,创孵中心已有百余个进驻项目。
创孵中心有两个较为核心的理念:一是推送有能力、有创意、有准备的创业团队,参与一流的创业大赛;一是鼓励有潜力的项目进入市场磨炼,与客户对接。为此,他们搭建了两个平台:“澳中致远”创新创业大赛和“创孵ProQ盟”路演及商业配对活动。
“澳中致远”创新创业大赛中胜出的队伍可以直通“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京津冀-粤港澳青年(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等国际性、国家级创业赛事,为所有怀抱梦想的创业者打造一条黄金赛道,帮助他们接轨内地、迈向国际。
全国人大代表、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董事长崔世平介绍,我还记得首届大赛的一支参赛团队——澳门纳金科技有限公司,其项目“纳米银柔性透明导电材料”一路过关斩将,最后勇夺“阿里巴巴诸神之战全球创客大赛”全球总冠军。创始人雷震曾袒露心声——纳金科技的愿景,就是做粤港澳大湾区的硬科技独角兽。每当捷报传来,都让我更有决心:一定要帮助澳门青年,把事业做大做强!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严重打击澳门经济,创孵中心并未放慢脚步,以在线方式举办了防疫产品及服务专场活动,帮助创业者把握危机中的新机。
崔世平认为,“横琴方案”是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澳门未来发展产业多元的有力支撑,完全有利于确保澳门特区行稳致远、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关键文本,为“做好珠澳合作开发横琴这篇文章”订定了明确核心指引。(海外网 毛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