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珠海魅力绽放大湾区舞台 《扬帆远航大湾区——2022新年音乐会》唱响海内外

发布时间: 2022-01-04 来源: 南方日报

  1月1日21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扬帆远航大湾区——2022新年音乐会》与全球观众见面。众多内地(大陆)、香港、澳门、台湾的知名音乐人齐聚珠海,共同唱响新年音乐会。

  本次新年音乐会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共同主办,以“共同家园”为主题,串联起“城·相通”“海·相融”“人·相亲”“桥·相连”四大篇章,打造了一场城市音乐交响曲。

  绝美的舞台、惊艳的演出……音乐会播出后,海内外网友评价音乐会的“融合之美”带来了视觉和听觉的享受,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一场盛会:充分展现大湾区融合特质

  粤剧搭配说唱,琵琶与小提琴竞技,古典音乐和电声乐队相互交融,普通话、广东话和英语同台献唱……来自海峡两岸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的四十多名文艺表演者齐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打破常规,全新搭配,在兼容并包中激发出新的艺术活力。

  为集中展现大湾区传统与潮流多元汇聚的文化特色,音乐会开场节目对广东经典音乐《步步高》进行创意改编,融国乐、交响乐、粤剧、南狮、说唱等各种表演艺术为一炉,渲染节庆气氛的同时充分体现大湾区的融合特质。

  音乐会中三部组曲精彩纷呈。“竞先”组曲《野蜂飞舞》《赛马》《沧海一声笑》通过多乐器展示、指速竞演、中西音乐交换演绎、和谐共奏等不同形式,打造出一台国乐与交响乐竞演好戏,充分体现中西交融、古今相融的大湾区风貌。

  “大海”组曲展现珠海灯塔与澳门灯塔的相似景致,两塔遥望、以光相牵、共叙深情。“家国”组曲在珠海“日月贝”广场奏起交响乐《黄河颂》,以激昂的旋律与铿锵的节奏激荡爱国情怀。

  由万茜、张卫健(中国香港)、麦嘉欣(中国澳门)一起演唱的《共同家园》,深情表达内地与港澳同根同源的血脉之情和三地同心百花齐放的美好愿景。

  音乐会执行导演杨松特介绍,节目组在音乐节目设计上做了大量工作,针对不同音乐风格间的融合,音乐、演员与舞台间的融合不断地进行了推敲,有许多节目是专门为此次音乐会打造的。

  考虑到作品的传播性、可观性、大众接受度,本场音乐会在“融合”的基础上选择了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音乐作品,并作出大胆创新。比如,将《七子之歌》《东方之珠》和《大海啊故乡》结合在一起,通过将这些音乐作品进行创新演绎,让歌曲有了新的情感寄托。

  “每句歌词,每段旋律都是我们的心里话。”看着几位澳门音乐人登上音乐会的舞台,澳门音乐产业协会理事长陈志宏非常激动,“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有更多优秀的澳门音乐人能够拥抱新机遇,让更多展现澳门风采的音乐作品在舞台上尽情闪耀。”

  一次创新:科技赋能打造视觉盛宴

  整场音乐会融合“城”“海”“人”“桥”等粤港澳三地地域元素,也突出展现了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文化特色。

  从天空俯瞰,位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主舞台以“船头”为造型,铺陈在一湾碧水中,光影的渲染下,结合两侧“扬帆出海、激起浪花千层”的远航景观,整个舞台犹如一艘远航的巨轮。

  舞台背后是珠海的满城璀璨,远处是连接粤港澳三地的港珠澳大桥,三者汇聚在一起,构成了繁华、恢宏、震撼人心又绰约多姿的壮丽景观。

  透过主舞台上的大圆环结构,璀璨的澳门塔跃然眼前,让整个画面更添一份绚丽。

  “这个圆环其实也饱含深意,”杨松特介绍,“主舞台上四个圆环,其中前面两个完整圆环寓意‘共同家园’,表达出大湾区家园相生相亲、相通相融、携手前行的美好愿景,后面两个未完全闭合的圆环,寓意一弯明月落入大海,激起舞台两侧的浪花千层,给人以昂扬向上、精神振奋之感。”

  当晚,一千架无人机盘旋夜空,在虚拟VR等舞美科技手段加持下,音乐会利用科技手段精心编排组成一幅幅“星图”,珠海制造AG600、“蛟龙”号、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等“国之重器”一一浮现,点亮大湾区的夜空。

  值得一提的是,在无人机组成的这些元素中,“鲲龙”AG600与珠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个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从设计到总装等各环节均在珠海完成,这一“国之重器”也见证了珠海航空航天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一次致敬 :“乐游巴士”致敬大湾区追梦人

  与往届新年音乐会不同的是,《扬帆远航大湾区——2022新年音乐会》用一辆融合了电台与音乐展示功能的“乐游巴士”作为全媒体移动舞台,串联起“城”“海”“人”“桥”四大篇章。

  主持人与音乐会的特邀嘉宾搭乘乐游巴士前往港珠澳大桥、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竹仙洞水库、会同村、爱情邮局以及地标“日月贝”等地,带领观众在流动的舞台上感受大湾区的勃勃生机。

  “我们打造了一个可以移动的音乐舞台,让它徜徉在大湾区的城市之间,呈现出湾区风采。我们选择了许多能够展现这座城市不同特质的地点。”执行导演刘冰介绍。

  穿越城市天际线,迎着珠海景山道的夕阳,白石桥的灯光次第亮起,“乐游巴士”载着一车星光,在满城璀璨中缓缓前行。

  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已过耄耋之年的竹仙洞水库建设者罗雄超、黄凤娟,以及正在大湾区创业的新青年们作为特邀嘉宾登上乐游巴士,和观众分享他们的故事,令人尤为动容。

  作为竹仙洞水库的建设者,罗雄超黄凤娟夫妇乘坐着“乐游巴士”在竹仙洞水库故地重游。竹仙洞水库不仅是粤澳和衷共济的写照,更是他们爱情的见证。今已是耄耋之年的两位老人,一直关注着粤港澳大湾区的蓬勃发展。

  “和衷共济,携手向前——这是当年对澳供水修筑竹仙洞水库留下的精神遗产,这种精神也一直激励着我的孩子们。经历过困苦,我们更加知晓今天幸福的来之不易。唯有携手向前,才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黄凤娟说。(来源:南方日报)

01009003002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516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