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一周年 合作区开局之年书写“硬核”答卷

发布时间: 2022-09-05 来源: 珠海特区报

  九月的横琴,热力不减。年轻的合作区持续焕发着蓬勃生机。

  就在一年前的今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发布,为横琴未来发展“把舵定向”,赋予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新平台、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空间、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高地的战略定位。

  在合作区全面起步的这一年,产业活力持续迸发、通关条件愈加便利、基础设施日新月异、民生服务深度融合……在横琴这片干事创业的沃土上,粤澳深度合作的乐章越奏越响。横琴正一步一个脚印,持续向改革开放的“深水区”探索迈进。

  新政释放人才吸引力 四大“新产业”活力迸发

  《总体方案》明确要发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新产业,并规划了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和现代金融四大产业方向。一年来,四大产业中,有产业异军突起,也有新生力量破土而出。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合作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3.93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金融业增加值为82.17亿元,同比增长11%,占GDP比重近四成。金融业税收近75亿元,也占合作区税收总额的近四成。现代金融产业成为合作区产业发展“主力军”。

  一年来,合作区已落地实施两个金融专项政策——《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支持企业赴澳门发行公司债券专项扶持办法(暂行)》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外商投资股权投资类企业试点办法(暂行)》,后者又称QFLP试点。截至8月24日,合作区共有29家QFLP试点企业,其中澳资企业12家。

  与此同时,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中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已呈现一定的聚集效应。今年7月底,合作区印发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措施,从支持企业发展、人才引进、平台建设、粤澳协同创新等四个方面提出具体扶持措施,推动集成电路产业跃升发展,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提供“芯动力”。当前,横琴已集聚芯耀辉科技、集创北方、极海半导体等一批集成电路优质企业。

  “在合作区集成电路产业不断成熟的未来,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将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横琴,丰富的产业资源将推动企业提供更多专业岗位;澳门居民将更有意愿就读相关专业并以此为业,形成‘反哺’产业的人才资源。”澳门大学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代主任麦沛然表示。

  一批生物医药企业和中医药企业纷纷落地合作区。今年4月,合作区经济发展局引进的重点项目——联邦生物科技(珠海横琴)有限公司在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正式开业,对合作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起到龙头带头作用。截至目前,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已有注册企业227家,其中产业园培育的澳门企业57家,涉及中医药、化妆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医疗服务领域,已逐渐形成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

  因疫情影响,合作区原本如火如荼的文旅业发展受到冲击,一年来粤澳双方积极探寻文旅发展新路。8月23日,澳门·横琴旅游业务合作会在横琴召开。会上,澳门酒店旅业商会和横琴旅游协会签订旅游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将加强两地旅游合作。日前合作区出台的“稳经济30条”也提出,将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发售横琴旅游产品及餐饮消费券,邀请符合条件的澳门居民参与活动,带动合作区旅游经济复苏。

  此外,《总体方案》提出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双15%”税收优惠政策)于今年相继落地,大大增强了市场主体尤其是澳资企业参与合作区建设的意愿和信心,也大力吸引境内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到合作区发展。

  “这对于我们在合作区的企业来说是个非常大的好消息!”珠海纳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雷震表示,“双15%”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帮助企业吸纳更多高精尖缺人才,同时也可以大大减轻企业负担,对合作区企业留人用人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软硬件配套设施升级 打造民生融合“新家园”

  盛夏时节,伴着重型器械的隆隆作响,横琴各项目工地正向更深的地基和更高的楼层推进。在这片琴澳两地共同瞩目的“新家园”版图上,桩基打下两地居民对民生融合的信心,塔吊托起快速发展的期盼。

  8月8日,合作区市民文化艺术中心项目主体结构顺利封顶,这一“九馆合一,开放共享”的大型公共空间聚合了图书文献阅览中心、文化馆、美术馆和舞台剧场等功能;8月18日,“澳门新街坊”项目全面进入上盖大面积标准层施工阶段,有望年底完成住宅楼宇及学校结构封顶,建成交付后将衔接澳门教育、社区服务、医疗等公共服务……

  不少琴澳居民已然习惯在横琴常居久住的生活,也见证着合作区常来常新的建设节奏。今年以来,小横琴山步道和山海驿站相继建成并对外开放。其运营团队负责人之一李汉昌说:“很多澳门居民和我一样,对横琴一见钟情。”

  在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等创客空间和产业园区,处处充满着澳门青年干事创业的热情。7月以来,合作区以“澳门青年实习计划”向众多优秀澳门青年伸出橄榄枝,为澳门青年锤炼本领、增长才干提供新选择。正在合作区法律事务局实习的澳门籍学生何文楷表示:“我可以借此机会深入了解合作区的发展动向,这对自己未来在横琴、在大湾区发展都有帮助!”

  随着首都师范大学横琴子期实验幼儿园和小学于今年年初建成启用,合作区现有11所教育机构,可为居民提供国际化、多元化教育环境。在新学年到来之际,194名澳门学生落座窗明几净的横琴校园。

  城市发展离不开人的集聚,毗邻澳门、对接国际的合作区正以各项举措提升横琴宜居宜业的吸引力,塑造琴澳相向而行的向心力。

  今年3月,合作区经济发展局、城市规划和建设局及民生事务局联合发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境外职业资格便利执业认可清单(第一批)》,允许持有《清单》内境外职业资格的专业人员按照相关实施办法,经备案登记后在合作区执业,提供专业服务。《清单》涵盖建筑、规划、医疗、旅游四大领域,包括土木工程师、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医师、导游等36项职业资格。

  而在今年落地实施的“双15%”税收优惠政策中,对在合作区工作的澳门居民,其个人所得税负超过澳门税负的部分予以免征,澳门税负参照澳门税法关于职业税、所得补充税有关规定计算,实现在合作区工作的澳门居民来源于合作区所得的个人所得税负与澳门趋同,从而吸引澳门居民到合作区就业创业。

  8月22日起,合作区促成澳门单牌车投保内地商业保险保费降费达30%,与此同时取消当前10000个澳门非营运小客车(9座及9座以下)入出横琴配额的总量限制,澳门居民入出合作区更加便利,这也为常态化流动流通持续注入动力。

  此外,澳门与横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迎来重大进展,7月13日,“澳琴1号”盾构机成功始发,标志着澳门与横琴跨界交通连接的首个大直径海底盾构隧道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该项目将为琴澳两地居民创造舒适便捷的跨境出行环境。

  跨境金融实现多项首创 拥抱高水平开放“新体系”

  日前,2021年度广东自贸试验区最佳制度创新案例发布,横琴有3个案例入选,分别是“数字+规则”实现涉税业务自动化审批、全流程集成式跨境税费闭环服务新体系、“工银琴澳通”跨境金融服务,体现了横琴运用新技术破解改革创新难题,实现政务服务既高质高效又监管到位,以及在扩大对港澳服务业开放、促进粤港澳要素自由流动等方面的创新举措。

  《总体方案》发布一年来,合作区在构建与澳门一体化高水平开放的新体系上,围绕人员便利通关、跨境金融、跨境投资贸易、跨境数据流动等方面不断进行政策创新和突破,促进了规则和机制“软联通”,驱动资源要素“跑起来”,催生了商事登记“跨境通办、一地两注”、专业人士跨境执业认可、“跨境理财通”双向“引流”等一系列给力措施及合作成果,为深化琴澳融合提供澎湃动力。

  一组数据见证“开放奇迹”——截至8月底,合作区实有商事主体56176户,实有企业54331家,注册资本(金)32058.44亿元;实有澳资企业5012家,比合作区挂牌前增长8.3%,注册资本(金)1427.38亿元。目前,合作区已成为内地澳资企业最集中的区域。

  鼓励澳门企业“走进来”,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浇灌”,创新跨境金融管理成为促进粤澳经济联动,拓展澳门产业多元发展的重要命题。

  过去一年,合作区跨境金融实现多项首创,交出亮眼成绩单:大湾区首个跨境数据验证平台以金融作为试点应用场景率先在琴澳两地上线运行;合作区企业获得广东省(除深圳外)首个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境外投资试点资格;跨境资产转让品种扩大至绿色信贷资产;为多家境外企业提供跨境人民币融资……这是金融改革创新的“试验田”,也是一条构建琴澳资金融通的“高速路”。合作区金融发展局代理局长池腾辉表示,下半年,合作区将陆续出台关于促进金融产业发展、企业上市挂牌、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等政策,加快推进琴澳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备受关注的“‘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分线管理政策的硬件设施建设也传来新动向。其中,横琴大桥通道是合作区规模最大的“二线”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目前工程建设施工已进入收尾阶段。合作区经济发展局代理局长李子蔚透露,除了“二线”之外,“一线”横琴口岸二期工程建设也在全面展开,预计今年年底合作区将具备封关运作条件。很快,合作区将正式迎来货物“‘一线’放开、‘二线’管住”、人员进出高度便利的新格局,琴澳一体化发展机制体制更加完善。(来源:珠海特区报)

  合作区大事记

  2021年

  ■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发布。

  ■9月17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管理机构正式揭牌,合作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加快推进的新阶段。

  ■10月22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广州举行,审议通过《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管理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任命管委会秘书长和执委会领导班子成员。

  ■12月6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7个“二线”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正式动工,推动货物“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硬件基础建设。

  ■同日,合作区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暨民生项目揭牌仪式举行,12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4个民生机构揭牌启用。

  ■12月29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外商投资股权投资类企业试点办法(暂行)》,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境外投资者皆可通过《试点办法》在合作区申请外商投资股权投资类企业,即QFLP试点,并在境内开展股权投资等业务。

  ■12月30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支持企业赴澳门发行公司债券专项扶持办法(暂行)》,鼓励合作区企业有效利用澳门债券市场直接融资,降低其赴澳门发行公司债券的成本。《扶持办法》于202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有效期一年,合作区企业赴澳发债最高可获550万元资金扶持。

  2022年

  ■3月4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民生志愿者队伍正式成立,首批队员超过600人,其中包括澳门社工、琴澳长者、外籍教师等,将积极发挥志愿者自身特色优势、专业所长,提升合作区民生服务保障体系水平。

  ■3月28日,《降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企业综合成本的十条措施》印发,这是合作区成立以来首份以执委会名义发布的综合性政策文件。

  ■4月12日,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在广东省税务局指导下,葡语国家及地区税收合作办公室在国家税务总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税务局正式成立运作,这是全国首个面向葡语国家及地区的税收合作办公室。

  ■6月16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就贯彻落实《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双15%”税收优惠政策)作内容解读。

  ■7月26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推动元宇宙产业发展专班揭牌成立,将打造元宇宙技术创新和产品应用的超级试验场,并逐步打造元宇宙产业发展新高地。

  ■7月27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正式公布,这是合作区成立以来瞄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出的首个专项扶持措施。

  ■8月22日起,全面放开澳门非营运小客车(9座及9座以下)入出合作区配额,进一步便利澳门居民入出横琴。

  ■8月22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贯彻落实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发布,以30条具体举措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谋划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施策培育发展新产业、优化审批程序、加大纾困力度五大主题明确政策布局方向。

  ■8月30日,广东首个粤澳合作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站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挂牌,首批通过“一试多证”试点考试的粤澳考生获颁内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澳门职业技能证明书和澳门职业技能认可基准技能证书这三份职业技能证书。这标志着粤澳职业技能“一试多证”专项合作正式落地横琴,粤澳技能人才评价交流合作不断深化,粤澳两地人才流动将更加畅通。

  ■9月1日起,外交部驻澳公署为符合条件的在澳外籍人士赴合作区提供更加便利的签证政策。该政策适用范围包括赴合作区进行旅游、商贸、访问、探亲、私人事务等活动的在澳外籍永久居民、非永久居民、专业外籍雇员及临时来澳、拟赴合作区参加会展的外籍人士。

01009003002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68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