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在南沙打造中国商业航天“第一极”、加强香港与南沙科技创新产业合作……随着去年《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发布,粤港澳三地更加关注南沙发展机遇。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畅谈大湾区产业发展前景,并为深化三地合作、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建言。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大湾区空天信息研究院总工程师周斌:发挥广州南沙优势 打造中国商业航天“第一极”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要素吸引力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能力突出,具备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的良好基础。”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大湾区空天信息研究院总工程师周斌说。聚焦深耕航天领域十余年,他带来了关于发挥广州南沙优势、打造中国商业航天“第一极”的建议。
周斌介绍,航天科技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广州南沙积极布局航空航天产业链条,去年8月,《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促进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扶持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为商业航天企业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当前,南沙正在进行集运载发射、卫星研制和航天应用于一体的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布局。
“不久前,我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调研时,发现该校持续推动前沿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涵盖机器人与自主系统、智能制造、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工程、智能交通、人工智能、先进材料等领域,这与当前航天科研人才需求不谋而合。”周斌说。
他建议,依托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高校及各类科研机构,在南沙建立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合作培养模式,从全球范围内引进行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大对航天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汽车产业大有可为,而且必须有所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高度关注汽车行业发展。他介绍道,汽车产业是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的代表性产业,是广东第8个产值超万亿的产业集群,广东省已连续7年成为全国汽车产量第一大省。
“对扎根粤港澳大湾区的汽车产业企业来说,要有信心、有担当,瞄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领域,肯下苦功夫、练就硬本领,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同时,大湾区内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应强化协同创新、融合发展,朝着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方向加倍努力。”冯兴亚说。
冯兴亚尤其看好南沙的机遇。他建议,充分用好南沙这个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借助南沙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等有利契机,发挥好南沙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实力和创新的先发优势,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加强测试示范,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和智慧交通产业集群。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主席陈振彬:加强香港与南沙科创合作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主席陈振彬同样看好南沙。他认为,南沙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几何中心,加强港澳与南沙的创新合作,有利于促进港澳与其他大湾区内地城巿的紧密合作,推动高质量发展。
产业发展方面,陈振彬建议,南沙可以善用国家级新区的优势,吸引更多港澳企业、青年人才。“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香港打造国际创新科技中心,香港可以加强与南沙的科技创新产业合作,促进人才及生产要素流通,增强互联互通、协同发展。特别是在科技创新领域,如人工智能、生物科技产业等,争取将南沙打造成为智慧城巿样板。”陈振彬说。
此外,他还期待在南沙建设保险售后服务中心,发展大湾区保险市场;同时,鼓励支持香港金融企业前往南沙设立分支机构,进一步深化金融合作。
陈振彬表示,希望举办更多交流及实地考察活动,推出更多优惠政策,让有志青年积极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主席王冬胜:共同建设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
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近年来,有关部门联合发布多个支持大湾区金融发展的文件,并陆续推出“债券通”“跨境理财通”等,不断促进内地与港澳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
“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中心,拥有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港澳与大湾区内地城市在金融业领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随着大湾区的融合发展,区域内的金融市场将迎来进一步发展和开放的机遇,形成多样且极具特色的金融圈。”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主席王冬胜提出了对加深粤港金融合作、共建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的期待。
“大湾区成为人民币跨境支付新的增长点,无疑有助于港澳发展多元化的人民币业务,以提升境外人民币的流通性,并方便居民和企业在贸易结算、投资、消费和储蓄中使用人民币。”王冬胜说。
例如在绿色金融领域,他建议进一步推动大湾区企业和金融机构在境外发行人民币计价或外币和人民币双重计价的绿色债券,并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进入内地绿色债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