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横琴的发展成果该如何讲“数”?

发布时间: 2024-02-05 来源: 南方日报 南方+

  经横琴大桥进出岛的密集车流,在横琴口岸通勤往返的熙攘人流,从横琴仓储分拨运往澳门的成箱货物,金融系统中不断跃动的资金数额,傍晚时分千家万户亮起的灯火......百、千、万、亿,这些现象背后,都是一个个蓬勃跳动的数字生命,折射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合作区”)发展的脉搏。

  如何更好地读懂横琴?统计数据无疑是最直观的呈现方式。澳资澳企数、澳门居民就业生活数、“四新”产业增加值等,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每一项成果,均凝结在合作区这一组组数字中。

当前,横琴作为澳门居民新家园的吸引力渐显。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强调,合作区应当建立常态化评估机制,创新合作区国民经济相关数据统计方式,研究编制合作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指标体系,全面反映对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贡献。

  “基于粤澳‘咸淡水’融合重要特征,横琴的统计调查工作可以说是史无前例,填补空白的。”合作区统计局局长李国辉表示,近年来合作区积极创新统计调查方式方法,设置“四新”产业增加值、澳资企业增加值等特色指标,并有效衔接澳门统计规则和制度,创新推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指标体系,引入澳门特色统计调查方式,用好统计监测分析、服务发展决策的“指挥棒”,在跨境联动中服务支撑合作区高质量发展。

  “一地两统、结果双用”

  琴澳统计规则实现有效衔接

  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下称“澳门统计暨普查局”)新近发布的《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分析报告2022》中,专门使用一个章节展示合作区经济、产业、社会、民生等统计指标,以便澳门社会各界了解合作区最新情况。

  合作区的初心使命是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据合作区统计局副局长李秉勋透露,合作区已经建立了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指标体系,去年已顺利完成首份年度评估报告,后续将常态化评估澳人、澳企、澳资在合作区的发展情况。

  “参照澳门做法,我们每年召开合作区统计咨询委员会,邀请专家委员现场赋权多元发展指标,明确了‘合作区澳资企业数’‘合作区就业生活居住的澳门居民数’‘合作区与澳门间的通关人次车次’等一系列合作区特有统计指标的权重,并动态调整优化指标体系,力求更直观反映区域发展实际情况。”李秉勋说。

  随着琴澳融合不断推进,不少澳资企业跨境觅机遇。“澳资企业在横琴创造的价值会被纳入地区生产总值,但从澳门角度出发,澳资企业作为澳门居民在内地的投资主体,收益需要同步纳入澳门统计。”合作区统计局产业统计处负责人陈思娴表示,为此,合作区首次尝试对跨境经济要素进行协同统计,对标澳门和内地两种会计制度的统计类目,编制形成《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澳资企业投资收益统计调查制度》,与澳门统计暨普查局紧密协作,将合作区澳资企业赚取的要素收益纳入澳门特区本地居民总收入(GNI)核算,促进琴澳共享澳资企业在合作区的发展成果,充分体现“一地两统、结果双用”。

一个个蓬勃跳动的数字生命,折射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的脉搏。

  除了在统计指标上做好衔接,合作区还不断借鉴澳门统计方法,开辟特色民生调查新路径。李秉勋表示,合作区参照澳门建立抽样框架的经验,首次在内地开展人口统计与建筑物摸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个建筑物进行分栋分层分户摸查,通过数据指标详述区内“人+物”的发展现状,为开展面向住户的抽样调查、人口规划决策等提供精准的统计数据参考。

  此外,为了多途径服务合作区数据需求,统计局编印《涉澳信息简报》,打造合作区涉澳数据最为集中的信息载体;编印《统计监测月报》,将逾400项指标划分为三大模块,满足合作区常态化评估工作需求的同时,凸显区域发展特征。接下来,该局将围绕澳门企业对合作区直接投资以及合作区实际吸收澳门资金的异同,澳门酒店、饮食业与合作区住宿餐饮行业等领域的统计制度规则衔接展开研究,进一步推进琴澳统计制度规则衔接。

  从零开始搭“梯子”

  摸清“四新”产业发展家底

  按照《总体方案》规划方向,合作区正加强与澳门“1+4”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策略协同联动,大力发展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现代金融(下称“四新”产业)。由于国内并无现成的行业分类目录直接适配,如何界定“四新”产业,成为第一道横亘在统计局面前的难题。

  “《总体方案》对于‘四新’产业的定义不是完全根据专业名词进行界定的,需要搭建一个转换‘梯子’,重新定义统计口径。”据陈思娴回忆,她与同事首先对《总体方案》相关字句进行逐个拆解,例如将过往内地没有定义的“澳门品牌工业”划分为中医药、食品、保健品、钻石加工等行业门类,基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总盘子,在研阅了《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健康产业统计分类(2019)》《国家科技服务业统计分类(2018)》等近10个有类似“四新”产业的相关行业目录的基础上,结合合作区的实际情况,最终将“四新”产业转换匹配成217项细分行业,并编制形成《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新产业统计口径》(试行),为各部门核算经营主体、财政、税务、外资、固定资产投资等行业统计数据奠定了统一标准。

  在编制完成统计口径的基础上,统计局进一步结合《2023年广东省季度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方案》等资料,编制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新产业增加值季度核算方案(试行)》,已于2023年10月26日印发实施,破解“四新”产业增加值核算不适用内地现行统计核算方法的难题,为准确客观评估合作区对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效果创造条件。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初心使命是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除了产业统计外,该局正扎实推进合作区成立以来参与的首个全国大型普查——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全力摸清合作区经济发展的家底。办公室内,陈思娴正在接听企业负责人的咨询电话,一步步指导其下载并填写五经普相关表格。“为了便利企业在普查阶段进行填报,我们为此专门开发了数据审核系统,企业输入统一信用代码即可显示自己的普查任务表,并下载相应表格填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报表数据质量。”陈思娴说。

  去年12月,五经普清查工作已全面完成,合作区累计登记3.33万户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比四经普约增长14.8%;累计登记2900户个体经营户,比四经普约增长2.4倍。

  开辟人口社会统计新路

  大数据为民生现状画像

  “人口是社会发展的根基。区域的发展建设,如果没有人口政策的制定研究,就相当于在沙漠上建楼房,并不稳固。”合作区统计局社会统计处负责人周茜表示,全国每10年会做一次人口普查,每年会进行常住人口抽样调查。随着横琴作为澳门居民新家园的吸引力渐显,合作区需要每月进行涉澳人口统计以追踪发展成效,以“年”为单位的调查频率无法与《总体方案》中“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空间”发展定位相匹配。

  为此,合作区统计局建立多方联动机制,牵头珠海市、合作区的十余个职能部门,整合“澳门居民居住证登记数据”“就业登记信息”等多项行政记录数据,通过严格交叉匹配、比对分析,首次实现对在合作区就业、居住生活等不同限定场景下的澳门居民数据的科学推算,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合作区涉澳人口现状及变化趋势。

  为了更加精准地把脉区域人口、涉澳人口的变化情况,合作区统计局还创新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突破调查局限性。依托中国移动等大数据平台,对人口、医疗、公共服务、交通、文旅等民生多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设置“日平均流动人口”“澳门入境人员商圈、景区驻留时长分布”等监测指标,多角度展现合作区人口社会民生发展变化。

  与此同时,每月编制《人口社会统计专题快报》,收集汇总民生数据,更加全面地展示真实的社会发展情况。在周茜看来,大数据技术打破了传统统计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拓展现行统计调查制度所无法涉及到的领域,为政策的制定完善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在常规统计调查之外,合作区还首创琴澳特色民生调查,连续两年携手澳门统计暨普查局,共同开展合作区生活就业环境调查,深度挖掘居民目前在合作区生活就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未来需求,面对面收集民意、心连心纾困解忧。调查显示,两年来琴澳两地居民对合作区交通、居住生活环境、就业创业环境等满意度显著上升。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一系列民生数据为区域人口发展规划提供了支撑。在日前发布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中,合作区统计局基于人口社会统计,进一步量化区域发展目标,明确今年在合作区就业的澳门居民达到5000人、居住的澳门居民达到2万人,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的创业沃土、生活乐土。

  李国辉表示,合作区统计局不仅是要通过统计创新,将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层面上的现状如实反映,更要发挥好统计工作“晴雨表”“智囊团”功用,实现对区域发展的综合统筹。目前,统计局已经承接了多项发改统筹工作,接下来将做好合作区攻坚行动指挥部办公室相关工作,加快重点攻坚项目、重点攻坚政策、重点攻坚指标的调度推进,确保在年底前取得一批可见可知可感的标志性成果,支持合作区加快实现第一阶段发展目标。

01009003002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333501